找裝修公司為我們的房屋裝修,那么簽合同是必須的,這是對于我們房屋裝修的質量、美觀性的一種保障,也是對于裝修預算的一項保證。裝修合同有許多條款項,并且涉及的專業詞匯和法律知識也較多,業主有時候難免會忽略了某些細節,但這些細節有可能讓你造成打錯,陷入裝修公司的圈套。今天愛啟屋就為大家揭秘裝修合同八大陷阱,讓你看清裝修貓膩!

1、少報用量和遺漏項目
通常同一個項目讓兩個不同的公司做預算,人工費標準相處不會太懸殊,差異常常會隱藏在一些不起眼的項目上,例如水管、電線、開槽的量,有的公司先往少里報,讓整個預算價格顯得少,最后根據實際使用量結算,不知不覺中讓業主增加了花費還心甘情愿。
2、增加裝修項目
有些設計師故意增加裝修項目,不需要做梁的地方加個梁,沒必要吊頂的地方非要吊頂。這樣一來,裝修報價就要高很多。如果在設計中出現了造價較高,又沒什么實用價值的項目,一定要根據居住需求來堅持自己的要求。
裝修合同陷阱
3、撈取回扣
有一些建材商和設計師私下約定,只要設計師使用了他們的材料,最后由建材商給設計師回扣。所以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,就故意使用這些有回扣的材料,讓消費者花冤枉錢。您一定要對裝飾材料市場有大致的了解,做到心中有數。
4、虛報面積增加預算
測量面積時也要注意,有可能會被有意多報、謊報,加大工程量。例如在計算涂刷墻面乳膠漆時,沒有將門窗面積扣除,或將墻面長寬增加,都會導致裝修預算的增加。
可以在合同中注明,裝修費以實際發生額計算,多退少補。這樣您在工程驗收時,可以將工程實際發生面積再仔細丈量一次,并依據這個數據來付工程款。

5、替換材料質量懸殊
多數家裝公司的協議上就有這樣的條款:裝修中如原品牌材料缺貨時,乙方可臨時更換相同型號的材料;若甲方堅持使用原品牌材料,造成工期延誤由甲方負責。這項條款給一些不規范企業留下了偷換材料的好借口。
在簽訂合同中,如遇到類似情況,務必要求裝飾公司將更換的材料品牌、型號、規格都注明清楚,消費者可以根據此憑證監工、維權。
裝修合同陷阱
6、口頭承諾難兌現
現在很多設計師都愛打“親密牌”,就是說,設計師為了吸引業主簽單,在前期溝通中,處處為業主著想,答應一些贈送項目博得業主好感,但后續可能會以材料不足為由不履行承諾。
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有戒備心,必須在合同中寫明具體、詳細的裝修項目,裝修的具體要求以及關鍵項目施工工藝,口頭承諾也應在合同中有文字體現。
7、文字游戲多算費用
舉個例子,業主王先生簽訂的合同有一條內容是:各種櫥柜、低柜、吊柜等高度不足1米的家具均按延米計算,工程量少于1米的按1米計算,超過1米按延米據實計算。
很多消費者都會誤以為“不足1米時按1米計算,超過1米就按實際長度算”;而家裝公司的所謂“延米”計算是不管長度是多少,尾數不足1米時均按1米算。僅這個“延米”算法裝修款就讓業主多支付了一大筆費用。
在簽訂合同時若發現有不明白的地方,一定要仔細詢問,必要時,要求設計師將解釋寫到合同備注中,以防后患。
裝修合同陷阱

8、增減項目不簽合同
如果合同報價中漏掉了一些必要的項目,如果不加價,整個工程就沒辦法施行;同時,合同中有一條款明確注明,按實際發生計算,要求據實結算工程款,否則停工。
裝修公司漏填、增填,漏報工程量,已構成合同欺騙,因此消費者在裝修過程中,對某些裝修項目有所增減,就一定要將相關的“工程洽商單”作為附件列入裝修合同書中。并在合同中注明增減項目雙方必須以“工程洽商單”的形式簽字確認,否則一律不予認可。
關于裝修合同八大陷阱就介紹到這邊,我們裝修平臺還有更多相關性的知識,如果您有需要了解更多,請關注我們的裝修網站——愛啟屋裝修平臺!